查看原文
其他

要有多少钱,才能任性生活?卖房移居大理终结版 | 小兔问宽宽

2016-09-30 祝小兔 好好虚度时光

朝九晚五之外的活法,看「好好虚度时光」就够了!▲




关于卖房移居,后台收到两千多条留言,虽没办法一一回复,但都逐条细致拜读。其中有些问题和质疑比较普遍和集中,小兔筛选出来,请宽宽自己来回答吧。

小兔按: 宽宽是我相识十年的闺蜜,一直活在自己的价值体系里。她曾经辞掉上海淮海路最贵写字楼里的工作,独自背包从西藏徒步加坐车颠进尼泊尔,不料赶上尼泊尔毛派政变,困在加德满都到博卡拉的路上,手机信号中断,我们都联系不上她,没过几天她跋涉归来,平静淡然。 后来她开过马场,办过公司,也曾跟许多成功女性一样,穿着高跟鞋,开着轿车去见客户。 如今她为了心中的理想生活,卖掉北京的房子搬去大理,我一点儿也不意外。有些人注定愿意为实现自我而倾其所有。 很多时候人不是被生活压垮,而是被自己压垮。背负太多负担,摆不平的欲望,理不清的纠缠,无法释然的不甘心。 我们做出抉择,只不过出于不想终其一生从众趋同,走向世故。不管你信不信,有些人比如宽宽,真的在过着我们向往的理想生活,因为她就在我身边,让我有理由相信,美好生活并没有那么难获得。

 


 

小兔&宽宽: 小兔:搬去大理最主要的原因?搬去之前有没有做过考察?一位小伙伴留言说:周围很多人有这样的条件,但有时候我们想要的更多,不是完全为自己,还有下一代,下下一代。能多做点,让后代跨越阶层,也是值得的。(Ps:他在北京3套房,外地一套房,还在持续努力中。) 宽宽:最早在2013年动了离开北京的念头。对于小城出来的青年,青春期的人生主题就是奋斗留在大城市,这是整个时代植入我们脑子里的声音。三十多岁,在大城市打拼多年后,脑子里的声音就不一样了。 2013年考察了杭州、珠海、大理几个地方,人和居住地之间,是有能量传递的,放下脑子里的现实计算,让心自己感受,很容易做出选择。 但那时,先生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了近10年,我也在创业做一家公司,两人的状态是典型都市人的忙碌,频繁出差,最夸张的时候,每天通电话需要先问对方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。在各自的领域顺风顺水,不主动离开的话会一直运转下去。 对于成为人生赢家兴趣不大,作为人生过客,觉得大半生呆在同一个城市,过同一种生活,是对自己的虐待。但困于现实的运转惯性,当时看不到改变的契机,所以大理回来,我们两人就自我安慰地约定,等到40岁,40岁我们就离开北京搬去大理。 2014年生了女儿后,开始了旷日持久的雾霾焦虑,北京一年里有一半时间“敏感人群不宜出门”,作为一个妈妈,对此几乎“零容忍”啊,于是那个“40岁的约定”提前跳出来不断骚扰我们,离开的念头一日比一日强烈。在这个过程,听到过最可笑的劝说,“中央首长都在北京呢,怎么你就不能呆。” 唉,我又没打算跟中央首长共存亡。 作为父母,孩子健康是刚需,努力奋斗让孩子跨越阶层是奢侈品。 所以,小伙伴们,罗里吧嗦一大堆,原因主要就一个,环境难民啊。 如果不是雾霾和恶劣的交通,那个林语堂的京华,老舍的北平,朱自清的故都,包含我整个青春期记忆的北京,还是十分可爱宜居的。


小兔:小伙伴留言最集中的疑问是,孩子上学,教育怎么办,舍弃北京最好的教育资源不可惜吗?

 宽宽:大理现有的教育资源,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都有很不错的学校,女儿现在2岁,我们最多也只能做十年之内的大致打算。再远的,上天没还没给我授权。 教育资源和教育是两个概念。我的成长经历中,学校给到的滋养非常有限,更大程度受益于宽松的家庭氛围,和对自我探索的浓厚兴趣。父亲曾是家乡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,我看到他半辈子在教育上的探索与失望,他看到作为学习机器的孩子们非常可怜,却又无可奈何。 上好学校是很重要,但远不是教育的本质。学校服务于社会,而非服务于创造最好的个体。 村上春树说,“在学校里,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,就是‘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’这一真理。” 我很认同。 什么是最好的教育?“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,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,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,帮助他们激发出潜能。” 而如今的大城市,扎堆着最焦虑的父母,和最懂竞争的学生,虽有最好的教育资源,却也是最刻意的教育。 至少在童年,我想要孩子在自然里成长,不是人造的精致公园,而是粗犷的自然。想要她能在草地上奔跑,能在真正的泥土里打滚,会跟花草说话,追过蝴蝶蜻蜓萤火虫,看见过繁星满布的夜空,被太阳晒得脸红,风沙吹迷过眼睛。 自然会训练她强健的体魄,自由会让她享受探索未知的狂喜,这会使她保有敏锐的感知,不失对天地的敬畏。不过早地熟谙竞争,会让她明白,漫长的一生,最重要的不是成功,不是胜过他人,而是爱。 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苦差事,学习是我们一生成长唯一可仰赖的途径。 教育的问题,是个雷区,不同价值观的父母,彼此会鸡同鸭讲。而其实,没有必要和价值观不同的人讨论价值观。


小兔:很多留言说,我很想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,但是父母反对怎么办,不让辞职不让换城市不让我做想做的工作?还有的问你,搬去大理不用照顾父母吗?

 宽宽:这应该是主要集中在80后这代的困惑。各家有各家的难题,没法一概而论。但有一句话很对,凡事都听父母的,是人生最大的冒险。我们与他们生存的时代,完全是夏虫不可语冰啊。 至于搬来大理不用照顾父母吗?这个问题的逻辑在哪里,自由迁徙是这个时代难得的福利,我们祖祖辈辈熬到今天才稍微看到点自由迁徙的曙光。对老人而言,大城市并不是理想的养老之地。 小兔:看病怎么办?
宽宽:呃,大理人民看病怎么办,我就怎么办。 想起一个段子,问“大城市空气那么差,压力那么大,对身体不好,你怎么还要呆着?”答“因为这里医疗条件好。” 小兔:有留言说,人世间最简单的事情是什么?给别人建议。最难的是什么?了解自己。最幸福的,知道自己要什么。 宽宽:赞同。每个人给出的建议基本上都是基于自己的人生格局,当然有些灵性导师除外。我时常会在被人强行给出建议时语出不逊(你懂得,周围很多人干这事乐此不疲)。遇到难抉择的事情,不喜欢问别人的建议,而是独自呆着,剥洋葱一样看到自己的真心。 当然,任性随心的另一面也需要为此付出现实的代价,没有任何选择是完美的,只要它是自己想要的就好。  小兔:如果可以重来,北京的房子你还会卖吗? 
宽宽:会的,每个当下都有其最迫切的需要。人最大的恐惧是失去,卖了恐惧的是变穷,当时不卖的话,恐惧的是失去另一种生活的可能。两相比较,还是后一个更恐惧。


小兔:吴晓波老师说,可以用经济学的头脑去追寻诗和远方啊。

 宽宽:所以晓波老师是人生赢家(哈哈)。
我一直相信,人一生所能得到的财富,大致是确定的,受限于每个人的命运格局(福报),但如何得到是自我发挥主动性的空间,所以没必要对一时一处的得失太在意。 相信归相信,当真的失去发生时还是会有情绪起伏,杂念丛生,那就看着这情绪升起,蔓延,直至寂灭。所以得修行,修为不一样,面对无常的心就不一样。 小兔:人生在世,除了修行,别无他路。怎么修?
宽宽:前几年做杂志编辑,采访过很多看上去风光无限的职场牛人,以及光芒闪耀的名流明星,这几年因缘巧合又采访了不少并不那么耀眼的匠人,逐渐感到,名气与物质是感受本性的障碍。 我特别喜欢问一个问题,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?那些很牛的人,拥有很多物质与显赫声名的人,往往会说,等我怎样怎样了,就去过什么生活,他们和理想生活之间,隔着那么多项目,那么多无奈的职责。后来,我问那些手艺人同样的问题,他们经常一脸淡然地回答,就是现在啊。 我们的时代让追逐名利成为最理直气壮的人生理想,并把其他理想都说成是矫情。 我以为,修行最起码的,是要摆脱外在的期待,和成长路上别人植入你脑中的声音,包括时代的声音,这很难。但就像有个小伙伴留言说的:当你真的感受过纯粹精神上的清净愉悦平静无波,就不会把现实的满足当成全部的快乐来源。 这领域有太多大师,我修为太浅,还是少胡说八道班门弄斧。


小兔:你觉得要有多少钱,才能好好虚度时光?


宽宽:好好虚度时光是一种心境,我们大多数人都得在现实中摸爬滚打,但只要能稍作喘息,就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心。虚度时光是让脑子休息,让灵魂生长。 当有一天有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后,就要勇敢地去追求喜欢的生活,尽可能过内外合一没有冲突的生活。对于孩子,有一对勇敢面对生活真诚面对心灵以让生命精彩为目标的父母,远比拥有毕生努力奋斗致力于让她跨越阶层的父母,对她长久的人生更有滋养。 至于基本的物质基础,每个个体差异太大,有的白菜豆腐就知足,有的燕窝得天天有。 物质需求越俭朴,越容易感到自由。 

(PS:我所有的感受都基于自我的人生格局,不立足于自我现实的说教都不值得一听,谢谢小兔和虚度小伙伴们愿意听我啰嗦。)



△小兔和宽宽在大理翠田


-END-

往期精彩阅读:

我卖了北京的房子移居大理后......

生活看不到出口时,就去跑步吧 | 祝小兔

蕾拉小姐:我的人生很幸运,总是走在圆满自己的路上│小兔

有没有一个人,让你觉得谁都可爱,且世事皆可原谅

拥有什么条件,才能只为兴趣工作?



【转载、投稿、合作】请邮件联系:hhxdsg@qq.com

荔枝FM搜索“好好虚度时光”,听一段精彩的人生故事


▼ 点击"阅读原文",去“好好虚度时光”微店看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